跳至主要內容

資金進出屬聯匯制度必然調整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美國進一步加息勢必影響香港市場資金流和資產價格變化。資金進出港元體系引致銀行總結餘增減,是聯繫匯率制度設計下必然的調整過程;香港外匯儲備龐大、金融和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等因素,是維護聯匯制度的堅實底氣所在。   他又說,當香港隨美國進入加息周期,供樓人士按揭還款負擔難免增加,市民置業或作其他投資決定時應審慎。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7月24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過去一個多月本港疫情反彈,但在精準防疫的大原則下,大部分社會及經濟活動仍謹慎有序地進行。上星期剛開幕的書展,吸引不少市民入場,我也特意出席了兩場新書分享會,並在書展攤檔買了些書籍。有些參展書商說,今年書展整體上人流仍然不錯,對生意額持審慎樂觀看法。   其實,當整體經濟表現疲弱,各行業都承受着較大壓力的時候,這類主題式的大型展會,總能刺激額外的消費需求和帶來短期的就業機會。而即將發放的第二階段消費券,相信亦會發揮刺激市道,振興經濟的作用。   本港就業市場近期稍有改善,4至6月份失業率為4.7%,比2至4月份的今年高位低了0.7個百分點。整體通脹情況仍大致溫和,6月份基本綜合消費物價通脹率為1.8%。不過,環球以至內地經濟疲弱,本周將公布的本港最新出口數字並不樂觀。整體經濟而言,年初受疫情影響,第一季經濟按年負增長4%。下月初發表的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預估數字,即使可望稍有改善,但情況亦難言理想。   展望下半年,經濟復蘇的步伐和力度仍存在相當挑戰。其中一個主要負面因素是預期美國聯儲局以至多家主要央行將大幅加息,憂慮其對全球經濟和資金流造成的影響。以美國為例,今年來通脹持續加劇,6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升幅達到9.1%,創41年來新高。為了壓抑通脹,聯儲局今年來已三度加息,累計幅度1.5厘,市場目前普遍預期本周的議息會議將再加息0.75厘。如此今年來的累積加息幅度將達到2.25厘,這勢將進一步掀動資金流向及資產價格變化,亦可能造成金融市場波動。持續加息不利於經濟恢復,美國如何一方面壓抑通脹,另一方面避免經濟陷入衰退,值得關注。   美國進一步加息,亦無可避免會影響到香港市場的資金流和資產價格變化。最顯而易見的是在聯繫匯率機制下,美息上升、港息仍相對低而所觸發的套息活動,再加上近月本地市場對港元需求偏弱,港匯自5月以來多次觸發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按機制買入港元賣出美元。隨着弱方兌換保證被觸發,資金流出港元體系,這就是我們經常在新聞中聽到的所謂資金外流。單看字面,資金外流也許是對一個市場沒信心的現象,但由於市場一般只會選擇就匯率相對穩定的貨幣進行套息活動,以賺取息差,因此換個角度說,有關活動也可被視為是對聯繫匯率機制有信心的表現。   回看自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後,美國一直實行巨額的量化寬鬆,導致全球資金泛濫,由於當時港息持續高於美息,匯率又有聯匯制度保證,因而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本港,導致本港銀行體系資金異常充裕。這些資金部分被金管局透過發行外匯基金票據所吸收。在2015至2018年間,即美國對上一個加息周期時,亦曾出現資金流出港元體系,當時香港利率亦隨美國息率稍為往上調節。但到2020年美國減息量寬後,資金又再次流入港元,至今存留在香港的資金量仍非常龐大。今年6月底,外匯基金票據和債券結餘近12,000億元,是2008年12月底時的七倍半。因此,資金進出港元體系而引致銀行總結餘增加或減少,是聯匯制度設計下的必然調整過程。   美國今年來連番加息,再次出現資金持有人沽港元、買美元以賺取持有美元的較高息回報。截至7月22日,金管局共承接了逾1,700億港元沽盤、釋出等值美元,銀行體系結餘相應下降至約1,650億港元。根據聯匯制度有關操作,隨着弱方兌換保證被觸發,資金流出港元體系,利率自動調節機制會發揮作用,港元拆息會逐步上升,抵銷套息交易的誘因,減低資金從港元市場流出,最終令港元穩定於7.75至7.85的區間內,所謂的資金外流情況便會緩和。   息率,是貨幣發行局制度下最有力的市場調節力量;高透明度、穩定及前後一致地貫徹執行機制的設計,成為了港元及聯匯制度的最有力維護。本港公共財政穩健強韌、金融風險監測機制適切有力,並多年來在金融及銀行體系建立了強大的緩衝和抗震能力,香港外匯儲備規模龐大(高達4,400多億美元),相當於港元貨幣基礎約1.7倍,金融和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銀行經營穩健、資產質素優良,這些都是我們維護聯繫匯率制度的堅實底氣所在。   樓市方面,過去幾個月本港樓價雖有輕微回調,但仍大致保持平穩。雖然本港私人住宅物業過半數已沒有按揭貸款,但當香港隨美國進入加息周期,供樓人士的按揭還款負擔難免增加,市民在置業或作其他投資決定時,還是以審慎策略為上。
http://dlvr.it/SVPzVj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推動創科 促進經濟多元發展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創新科技既是產業,也可助其他行業提升效益甚至升級轉型。政府過去幾年在創科方面大力投資,未來會繼續與業界、學術界和研發機構緊密合作,更好地落實各項推動創科的工作,從而帶動經濟多元發展,讓市民分享發展成果。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18日出席「創新科技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出路嗎?」周年公開論壇的致辭全文:   姚沛康主席(香港管理事業協會工商管理研究社主席)、查毅超博士(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會主席及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周林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院長及卓敏經濟學教授)、各位嘉賓、各位社友、各位現場和線上朋友︰   大家早晨!我非常高興出席工商管理研究社和中文大學商學院,以及《信報財經月刊》合辦的周年論壇,並就創新科技與香港經濟發展這個主題與大家分享一些粗淺的看法以及政府在這方面的一些工作。而更加重要的是,來到這裏與各位業界的專家、學者、各位翹楚交流,聽取大家寶貴的意見。   今日的主題是「創新科技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出路嗎?」也許大家會覺得「這還要問嗎?」也可能有些朋友會覺得,「的確是,但該怎樣做?」在心底有疑問,再工業化、數字化經濟這些發展方向都很好,內地也做得不錯,但到底香港應該要怎樣做呢?好像有點談何容易。   我可以向大家很有信心地說,創新科技是環球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我們香港經濟發展的方向。創新的源頭或動力又是甚麼呢?有些朋友可能覺得是,創新一定要有「諗頭」,但除了「諗頭」外,痛點都要多!因為其實創新都源於有痛點、有困難,所以要想辦法解決。從這個角度看,經歷過去兩年的挑戰,相信大家都有同感,我們是有很大的優勢去創新的。   創新科技的快速演變,除了要有足夠痛點,更需要有應用場景讓大家去快速測試。無論是產品或服務,應用場景可以讓創業者和消費者在很短的時段內,「啱得快」也可能「錯得快」,而「錯得快」不要緊,「改得快」便可以,整個過程可以加速創新科技的發展。從這角度來看,香港也很有優勢。以前我們的市場只有700萬人口,但現在計及粵港澳大灣區,連同我們自己已經有8,000多萬人口,更何況如果我們與內地合作的話,市場會更加龐大。再加上我們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商務中心,我們面向國際的層面,也讓我們有一個很寬廣,而且很有深度的應用場景。   再者,困難天天有、日日新,新的困難過去未曾見過,意味着解決方案亦要「諗新橋」。換個角度

元宇宙音樂 Metaverse Experience Zone @ BUSINESS GOVirtual 2022

MUXIC 以科技帶動音樂界的潮流和嶄新體驗! Metaverse Experience Zone @ BUSINESS GOVirtual,將有不同的音樂人與元宇宙技術融合,帶動觀眾進入元宇宙世界! 大家除了可以親身體驗元宇宙虛擬音樂會樂趣外,亦可與歌手進行互動。 元宇宙體驗館️ @BUSINESS GOVirtual科技博覽及會議日期:7 月13-15日 地點:灣仔會展 演出時間表: 7月13日 (星期三) 11:00am Charlie 葉倬寧 2:30 pm Rex 陳雋良 4:30 pm Emmy 黃駿欣 7月14日 (星期四) 4:30 pm 白嘉倩 ================================ BUSINESS GOVirtual科技博覽及會議 實體參與 | 13-15 July 2022 | HKCEC 灣仔會展 資料來源 : https://zh.govirtualexpohk.com

本末科技完成億元級A輪融資

香港 – 2022 年 10 月 24 日 – 本末科技作為一家機器人動力模組的研發及生產公司,致力於提供無減速器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公司今天宣布正式完成A輪融資,募集近億元人民幣。本輪融資由松禾資本和聯想創投聯合領投,某知名產業投資方和毅峰資本跟投,五源資本和奇績創壇等現有股東增資,並由北拓資本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本末科技計劃將所募資金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後續將加強市場拓展與生產投入。 本末科技首席執行官張笛先生表示:「我們十分欣喜能夠得到頂尖投資者的支持,協助推動公司實現願景,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可以直接替代各類減速器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鑒於一系列技術上的突破,公司已連續12個月錄得每月30%的營收增長。公司直驅電機產品的主要客戶包括科沃斯、追覓;而輪足機器人產品的客戶則遍佈科技企業與知名高校,例如商湯科技(SenseTime)、紫川科技(Purple River)、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加利福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等。通過本輪融資,我們將持續推進直驅技術的研發,同時也充滿信心可引領更多的技術落地,進入市場並藉以改善大部分人們的生活。」 圖一: 本末科技主要產品系列 本輪聯合領投方松禾資本董事總經理郭琤琤女士表示:「本末不僅在直驅電機上擁有較長的沉澱和技術優勢,隨著直驅滲透率提升,相關產品將擁有較大的成長機會。更重要的是經過多年在輪足機器人領域上的鑽研,本末在全球的先發技術上和產品成熟度上均有優勢,充分結合了輪式和足式機器人底盤的各自優點,相信可顯著改善現有部分實體場景的機器人應用體驗,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 聯合領投方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合夥人王光熙先生表示:「聯想創投把機器人看作未來各行各業在智慧物聯網中關鍵的一環,也是跟人、介面能直接在執行物理層面交互的終端。機器人賽道存在很大的市場潛力,比如傳統減速機以及相關的鐳射定位、毫米波、雷達等技術加速落地,為機器人釋放潛力,進入更多應用場景。同時,業界也在探索機器人更高效的運動方式,例如機電一體化。本末科技的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為機器人帶來了更低運行的背景噪音、更高的機體空間使用率。這種開創性的優化升級,對於加速機器人進入各種